重大进展:全栈自主可控智能化采掘装备与控制系统研发成功
重大进展:全栈自主可控智能化采掘装备与控制系统研发成功
1月11日,2024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在京成功召开,吸引了众多煤炭行业专家与学者。会上发布了《中国煤矿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等新书,并揭晓了11项煤矿智能化建设重大进展成果,涵盖了大模型应用、智能开采技术、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同时,对在煤矿智能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此次会议展示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最新成果,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我国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本期分享重大进展四:全栈自主可控智能化采掘装备与控制系统研发成功。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研发成功全栈自主可控智能化采掘装备与控制系统
1月11日,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装备事业部副总经理袁智在“2024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暨技术经验交流会”上郑重发布了《全栈自主可控智能化采掘装备与控制系统研发成功》重大进展,不仅标志着中国中煤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期以来,中国中煤秉承“安全、绿色、清洁、高效”的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双碳”目标要求,积极构建“煤-电-化-新”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打造致密性产业链。同时,公司不断加大科技项目布局,攻关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卡脖子”技术,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自2020年以来,中国中煤积极承担国家能源局项目,针对国产煤机装备电气件“卡脖子”技术展开攻关。通过开展《基于矿鸿的采掘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公司在科研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创新和突破。
据了解,该项目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了全新的物联网体系架构:项目团队成功构建了基于ARM架构国产化芯片适配矿鸿操作系统的综采工作面物联网体系架构。这一架构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基于统一物联通信协议的互联、互通和协同控制功能,为智能化开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研发了成套智能化装备:在物联网体系架构的基础上,项目团队研发了基于ARM架构国产化芯片适配矿鸿操作系统的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支架电液控制器、刮板运输机电液监控装置、矿用防爆计算机及通用模组等成套装置。这些装置的实现,标志着综采工作面矿鸿体系成套产品的技术突破,为智能化开采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障。
开发了装备矿鸿应用系统:项目团队基于国产DevEco Studio环境,开发了装备矿鸿应用系统,包括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采煤机控制系统、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等应用软件。这些系统软件能够在物联网体系架构下实现设备分布式控制,具备数据主动上报、设备独立交互、实时监测和控制功能,为智能化开采提供了强大的软件支持。
实现了5G通讯能力的突破:项目团队研发了具有5G通讯能力的基于ARM架构国产化芯片适配矿鸿操作系统的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这一突破为支撑煤机装备安全、高效、稳定的通讯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智能化开采的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提供了可能。
构建了混合组网方式:项目团队构建了基于矿鸿操作系统的工作面有线、Wi-Fi 6及5G混合组网方式。这一方式使得综采工作面各设备能够基于混合网络实现点对点直接数据交互,同时扩展了设备通讯链路、增强了设备冗余通讯能力,为工作面设备数据传输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保障。
实现了成套设备的协同控制:项目团队成功实现了基于ARM架构国产化芯片适配矿鸿操作系统的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协同控制。这一实现使得基于“三机联动”的智能开采成为可能,提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研发了矿用移动驾驶舱产品:项目团队还研发了基于矿鸿操作系统应用套件的矿用移动驾驶舱产品。这一产品实现了基于物联网体系架构的无感连接和多类设备的集中监控功能,将驾驶舱转移至工作面,实现了一人多岗、移动集控的智能化操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的便捷性。
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中煤山西公司大宁煤矿进行了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定制化开发、系统化建设、标准化传输、协同化控制、统一化输出等建设方式,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智能运行。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将继续秉承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攻关更多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同时,也将积极推广示范应用成果,为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助力煤矿智能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打造矿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www.intelmining2018.com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所有,转载仅供参考、交流等非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内容低质
不看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