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看煤炭油气行业:转型升级进行时,未来在哪 “着陆”?(1)
从两会看煤炭油气行业:转型升级进行时,未来在哪 “着陆”?
2025年,全国两会再次聚焦能源领域,煤炭与油气作为传统能源行业的中流砥柱,其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备受瞩目。代表们围绕“双碳”目标、智能化建设、转型升级等主题,提出了众多富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观点、建议与议案。
一、“双碳”目标下的煤炭行业转型
(一)双碳目标的紧迫性与挑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指出:“‘双碳’目标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煤炭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必须加快转型步伐。”他提到,近年来,我国煤炭项目建设审批效率虽有所提升,但简化项目审批流程仍有很大空间,亟需通过系统性改革优化煤炭项目建设审批流程,提升行政效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也强调了“双碳”目标对煤层气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煤层气作为清洁能源,对于加快能源转型升级、增储上产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速度受到经济性、技术、政策等方面制约。”
(二)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华阳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童明全认为,煤炭行业的未来在于智能化开采与高效利用。他提到,以燃煤发电为例,技术进步使得发电效率大幅提升,煤耗显著降低。早些年,燃煤发电煤耗非常高,一般在300g标准煤/kWh以上。如今通过技术革新,每度电的煤耗已经有了大幅下降,目前最高效的燃煤发电机组煤耗已经接近250g标准煤/kWh。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焦煤集团原董事长赵建泽提出,在煤炭洗选领域,要加强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同时深化洗选系统对标管理,提高精煤回收率,降低煤泥排放量,减少煤矸石带煤量。这些措施旨在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三)煤层气产业的突破与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建议,应优化煤层气矿业权管理政策,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他提到,“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我国煤层气资源量达70.8万亿立方米,“十四五”以来,我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年均增长2200亿立方米,产量年均增长14.3亿立方米。然而,我国煤层气探明率仅1.6%,煤层气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为了推动煤层气产业发展,张庆生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和完善针对性政策措施,明确煤层气开发边界、深度和主导企业;加大煤层气矿业权出让力度,优化矿业权出让程序,同时对矿业权出让收益给予更多倾斜,调动地方积极性。
二、智能化:煤炭行业的未来之路
(一)智能化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表示,煤矿智能化建设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云计算等多种技术。然而,目前煤炭行业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导致不同系统间的数据难以共享和整合。不同设备、厂商、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协同存在技术壁垒,且煤矿生产环境复杂,传感器的精准度、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协议转换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精准性。
此外,煤矿智能化建设需要既懂煤炭行业又精通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非常稀缺。煤炭企业目前仍面临招工难、人才留不住等问题,现有职工的技术能力、运维水平,还无法完全满足煤矿智能化建设和运维的长期需要。
(二)智能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面对挑战,煤炭企业纷纷展开实践与探索。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为例,该集团通过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精准施策,在技术、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全面发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成立工作专班,推动采掘源头智能化向全系统智能化转变。同时,邀请院士专家团队,结合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灾害严重的现实情况,编制《煤矿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三年行动方案》,按照实用为主、兼顾发展的原则,一矿一策、分类分级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
在智能化装备方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重点推动采掘装备智能化升级迭代,通过引进盾构机、横轴硬岩掘进机、掘锚一体机,升级优化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4个,并做好已安装智能装备、系统的使用、调试、维修工作,推动已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常态化运行。
(三)智能化建设的政策支持与引导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华东建议,政府应提供研发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鼓励大型矿山逐步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通过5G专网,组建基于“云、网、车”的协同架构,打造大规模矿山无人驾驶云控调度系统平台。同时,要形成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标准,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淮北矿业集团工匠大师王忠才也强调了政策支持的重要性。他表示,国家十分重视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工作,各地通过细化配套支持政策,加快科技创新应用,建成了一批技术先进、引领性强的智能化示范煤矿,减人增安提效成效显著。
三、转型升级:煤炭与油气行业的必由之路
(一)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指出,煤炭产业是立足之本,必须实现传统产业优势再造,转型发展成效显著,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通过布局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板块,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材料产业上,该集团布局芳纶制品、负极材料、石墨烯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纤维等多个细分领域;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瞄准风电、光伏、锂电、储能等多个细分方向,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聚焦瓦斯综合利用与“源网荷储”体系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二)油气行业的转型升级探索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华东提出,新疆是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然而,新疆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探明和开发的只占20%左右。他建议“松绑”油气矿业权政策、尽快立法,建立油气勘探公益性资料开放共享有偿服务机制,以及加大科技支撑、金融支撑等,推动新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现再突破。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喀什地区招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逄子剑提交了《关于支持南疆2×66万千瓦煤电项目建设的建议》,提出推动喀拉吐孜矿区煤炭资源产能释放,支持南疆建设2×66万千瓦煤电项目。这一建议旨在优化南疆地区能源结构,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三)转型升级中的政策支持与协同
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巍表示,资源型城市在延链补链强链过程中,要以现有的传统产业为基础加快改造升级,加快衍生发展出一些具有老工业城市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他建议国家层面结合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特别针对资源成长型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在“两重”“两新”等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过程中给予老工业城市一定的倾斜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彪也强调了政策支持的重要性。他表示,晋能控股集团围绕“两重”“两新”建设,始终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同时,抢抓“两新”政策机遇,通过提升煤炭、电力主业规模,带动煤机和光伏制造产业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