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指引下的矿山行业:零碳园区转型背后的 "电动化革命"
政策指引下的矿山行业:零碳园区转型背后的 "电动化革命"
©IntelMining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对于矿山行业而言,犹如一把关键钥匙,开启了绿色转型的大门:矿山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悄然兴起的 “电动化革命”。 《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对矿山行业有着诸多针对性的关键指引。在其提出的八大重点任务中,有三项与矿山行业的痛点紧密相关。 用能结构转型方面,明确要求 “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这意味着矿山不能再过度依赖柴油。根据国电投扎哈淖尔煤业公司的数据,在同等生产任务和作业条件下,10台百吨级燃油车年消耗柴油约2300吨,燃油费1800万元,而相同数量的电卡年消耗电量约1000万度,电费650万元,对比柴油车能耗降低40%、成本降低63%,实现了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节能降碳任务中提到 “淘汰落后产能设备”,直击矿山广泛使用的传统柴油矿卡这一痛点。以内蒙古伊敏露天矿为例,据《中国发展网》报道,该矿无人电动矿卡依托排土场光伏绿电驱动,运输环节实现零碳排放,百台电动矿卡每年可替代柴油超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8万吨,为矿山绿色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 。而在基础设施升级任务中,“完善绿色交通设施” 的表述,则为矿山充电网络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并在实践中通过风光消纳乃至于矿区微电网建设形成了打造矿山零碳园区的坚实基础。 政策的优势在于,它并非强硬地要求矿山立刻实现零碳,而是采用 “有计划、分步骤” 的引导方式,让电动化转型成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变革。 回首若干年前,当第一台电动矿卡在煤矿进行试运营时,业内还在热烈争论 “电动化是否适合矿山行业”。但如今,这个发展势头已然清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露天煤矿无人驾驶技术应用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露天煤矿矿卡年需求量保持在30000 辆左右。受政策、 安全、环保、新能源等多重因素影响,露天煤矿矿卡正朝电动 / 混动 + 智能化方向发展,预计后续几年将有较大规模的替换潜力。而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矿卡电动化率约为7%,其中百吨级新能源矿卡销量达1984辆,较2021年的232辆增长近8倍,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0%。预计2025年新能源矿卡销量将突破2000台,市场规模达41亿元,渗透率或升至16%-21%。 推动这场变革的,除了政策导向,还有一笔清晰的 “经济账”。据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统计,满载情况下,换电矿卡的燃料单耗相比较燃油矿卡要降低约0.14元/m³·km,使得能耗一年省下至少60万元。加上电车保养方便,再算上矿区电价,综合算下来,换电矿卡经济成本节省超过41%。同样,澳大利亚电气化矿山联盟(EMC)2020 - 2024年报告通过模型和情景分析指出,电气化具有显著的正向财务回报,其净现成本仅为柴油动力情景的 56%。 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为电动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早期电动矿卡(2018-2020年)续航约50公里,当前1500kWh级高端车型(如120吨级)单次充电续航达150公里,结合换电技术可实现全天候作业;电池循环寿命从2000次提升至4000-6000次(实验室标准),实际工况下约4000次,与矿卡5-8年服役周期基本匹配。 不过,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本溪露天铁矿曾因传统充电桩效率低下,电动重卡受限于充电补能时长,实际完成的运输量仅为1.5万吨,每日造成约1万吨的运力缺口,直接导致运输企业经济损失约2万元;新疆准东煤矿亦面临-40℃极寒下充电速度慢的难题,导致矿卡出勤率不足,无法匹配“百吨载重连续爬坡”需求。 这一 “充电瓶颈”,成为了矿山电动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 矿山运营中,时间就是效益。兆瓦级液冷超充技术的出现,正以突破性的充电效率打破这一僵局。 该技术充电稳定且速度极快,目前已形成1.2兆瓦至4.5兆瓦的多样化功率方案。其中2.4兆瓦方案可实现4枪2400A或双枪3000A的超大电流,让矿卡仅需20多分钟就能完成充电,大幅缩短补能时间。液冷技术的加持,使单枪最大电流可达1500A,在保障稳定的同时减少损耗,显著提升矿卡作业效率。 从实践来看,超充项目早已经受住时间考验。海汇德自2019年国内首台套电动矿卡充换电项目落地后,其在全国多座矿场成功应用,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场站已24小时不间断运行5年,至今仍高效稳定。其3兆瓦级充电桩,更将进一步压缩充电时间,推动矿卡电池技术升级。如今,4.5MW 双枪同充也将让超充补能成为常态,充电速度较普通终端提升 5-8 倍,为矿山破解“时间困局”提供更强动力,助力矿山运营向高效化、可持续化转型。 如果您希望亲眼见证这些技术如何改变矿山行业,7 月 18 日 9:30 的新疆矿业装备技术博览会直播上,IntelMining智能矿业将深入海汇德展区,在现场探访 4.5MW 液冷超充桩的实际运行情况,并详细解读针对新疆矿区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无论 您是致力于解决充电难题的矿山管理者,还是对技术细节充满好奇的行业观察者,这场直播都将为您带来全新的启发和思考。 从柴油动力的轰鸣到电动驱动的悄然无声,矿山的零碳转型不仅是设备的简单更替,更是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的生动体现。当兆瓦级的强大电流穿过矿区的电缆,流淌的不仅仅是电能,更是整个矿山行业通向可持续未来的希望之光。 @打造矿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 www.intelmining2018.com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所有,转载仅供参考、交流等非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