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8534803890 欢迎访问云冈区煤机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资讯要闻1

全国26所高校设置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布局未来矿业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5-07-09 09:09:28

全国26所高校设置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布局未来矿业人才培养!

原创 加星标,不错过→ IntelMining智能矿业

 2025年06月10日 12:10 天津©IntelMining 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矿业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全球趋势。为响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教育部自2020年起正式将智能采矿工程纳入本科专业目录,五年来全国已有26所高校获批开设该专业,覆盖13个省份,为我国智能矿山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

首批试点引领,全国布局加速


根据教育部历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20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安徽理工大学率先获批开设智能采矿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1507T),成为全国首批探索智能化采矿人才培养的标杆院校。2021年,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9所高校加入建设行列,推动专业布局从北京、安徽扩展至辽宁、江苏等8个省份。至2025年2月,随着新疆工业学院等高校的获批,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已达26所。


区域分布与院校特色


统计分析显示,26所高校中:

  • 山西省以6所高校(如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能源学院)成为覆盖最广的省份,凸显其能源大省对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

  • 东北地区(辽宁、黑龙江)依托传统矿业优势,共有4所高校开设该专业;

  • 西部省份如新疆、贵州、内蒙古、陕西通过7所院校布局,助力边疆及欠发达地区矿业升级。

其中,2025年2月21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新疆工业学院为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并同意首批设置智能采矿工程等16个普通本科专业。该校的加入不仅完善了新疆地区的高等教育布局,更强化了西部地区智能化矿业人才培养能力。


服务国家战略,赋能行业未来


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设立,标志着矿业教育从传统机械化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跨越。IntelMining智能矿业认为,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将通过新工科建设融合传统采矿和智能化核心技术,培养一批卓越工程师,解决高危环境作业、资源高效开发等行业痛点。未来应将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推动高校与矿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从首批2所到26所高校的规模性布局,智能采矿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既是高等教育对接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创新动力。

详情请打开链接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uMOJFCRX4ZDlOPsK4w4ggg


@打造矿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

www.intelmining2018.com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所有,转载仅供参考、交流等非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